2008年1月1日星期二
环境教学
环境教学单元可能推展到其他学校
邓莉蓉 2007-11-07
国家环境局与四所中学合作展开试验性计划,在学校课程中加入环境教学单元,让学生对全球环境课题有更深一层的学习和认识。新学习单元普遍获得学生与教师的欢迎,环境局正探讨将此单元也推展到其他学校。
环境教学单元(Environment Education Module)是项跨学科的综合性单元,学生不单是从科学角度学习如何环保,教师也将地理及历史知识融合其中。个别学校可自拟教材,决定以怎样的方式灌输学生正确的环保意识。
环境与水源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昨天为“清洁与绿化新加坡”的学校嘉年华主持开幕仪式宣布以上消息时说,帮助学生作好准备,以应对环境新挑战如气候暖化是重要的。新单元的特色在于能涵盖多方面的课题,让学生对全球环境有较全面的了解。
过去,环境局向来也同教育部及社会发展、青年及体育部合作,在学校推展富教育性的活动,并把相关环境课题如再循环、节省用水和能源及防止伊蚊滋生等结合在不同的科目当中,例如英文、科学、社会知识和国民教育等。
许连碹说:“环境教学单元将可集中和全面探讨各个不同的范围,包括环境课题对科学、实质及社会的影响等,而不是把这些都结合在其他科目中。”
已推行环境教学单元的学校是:南洋女子中学、南华中学、马西岭中学和立伟中学。最早推行的马西岭中学自去年开始便让所有中一学生上课,学习水源管理知识,共30个小时。今年升上中二的教学单元重点则是空气污染。
马西岭中学科学部主任许淑英受访时说,学校将原本一个星期2个小时的小组作业时间改为环境教学,就不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。环境教学单元更强调实践学习,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研究作业,训练他们的思考能力,也加深学生对环境课题的兴趣。
她说:“不同科目的教师,例如科学和地理一起给同学们上课,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课题。学生们的反应不错,教师们也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(problem-solving)方面的能力提高。”
另外,许淑英也表示,学校正计划同一些有开办专门课程的理工学院合作,设计适合中三中四高年级学生的单元课程。
该校中二生林晓吟说,教师们不以说教的方式授课,而是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全球性课题,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面对的环境挑战与趋势,让她有更深刻的体会。“我现在更明白关心和保护地球的重要性,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要节省能源,避免使用有害环境的产品如喷雾剂。”
今明两天在新加坡新达城会议中心举行的学校嘉年华(Schools' Carnival),是清洁与绿化新加坡重点活动之一。共175所学校参加展出有关环境专题作业。
卫浴文化协会与幼儿园联办公厕教育计划孩童学当“公厕大使”
林佩碧 2007-03-31
为了协助孩童从小培养起良好的用厕习惯,新加坡卫浴文化协会与Gloryland幼儿园合作,本月中推出“学前孩童康乐公厕教育计划”(Happy Toilet School Education for Preschools)。
这也是卫浴文化协会前年为中小学生推出“康乐公厕”计划的延续。此计划获得国家环境局的资助。
协会项目副经理蔡丽玲表示,从过去两年与中小学生接触的经验,他们意识到良好的用厕习惯必须从更早的时候开始培养,于是今年把触角延伸至学前孩童。
蔡丽玲指出,经过沙斯、手足口症及其他传染疾病在幼儿园爆发的事件后,更加突显良好用厕习惯的重要性。
来自三家Gloryland幼儿园的45名孩童参与了新的学前孩童康乐公厕教育试验计划。过去一星期,他们在蔡丽玲和幼儿园教师的教导下,逐步认识什么是良好的用厕习惯、如何保持环境清洁,以及什么是维修及保养得当的公厕等。完成计划的孩童,还可获得“小小公厕大使”奖章一枚。
昨天上午,约20名担任“小小公厕大使”的孩童在教师带领下到武吉班让大厦的公厕,运用他们过去一星期所学的,为公厕的清洁程度打分。
罗玮玲小妹妹告诉记者,她现在上厕所会更加小心,确保洗手时不会弄得水花四溅,给清洁阿姨添麻烦。 蔡丽玲透露,试验阶段后,协会接下来会对课程进行调整,预料今年中可把学前孩童康乐公厕教育计划推广到本地1200间学前教育中心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